大蓟为中药名,别名为马蓟、虎蓟、刺蓟、山牛蒡、鸡项草、鸡脚刺等。闽东地区畲药名鸡姆刺,为菊科管状花亚科菜蓟族蓟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。多年生宿根草本 ,生于山野、路边等处,分布于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研究表明,大蓟全草含生物碱、挥发油;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、豆甾醇、a-香树脂醇、B-香树脂醇、B-谷甾醇;大蓟性甘、凉,有凉血止血、散瘀消肿等功效[1],还能降低血压,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出血、感染性疾病和高血压。民间春季发新叶时采摘烹作菜肴,有消炎降压的保健作用,倍受百姓喜爱。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大蓟的栽培技术。
选土质肥沃、排灌方便、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疏松壤土田块种植。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 kg、三元复合肥20 kg,深耕20 cm后土块耙细、整平,做成宽约1.2 m、高约15 cm的高垄,两边开好排水沟。
大蓟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旱,适应性较强。苗期1、2片叶时间苗,每年中耕除草3、4次,首次中耕宜浅。掌握除早除了除好的原则,减少杂草与苗争肥。大蓟抽薹开花后应及时摘除,以利根部生长,提高大蓟根(药材)的产量和质量。
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,一般种植1个月后可施稀薄氮肥。苗期追肥宜少量多次,花期前后施1次高钾低氮磷复合肥,2、3年生苗春季和冬季前施腐熟的猪粪、牛粪、鸡粪等有机肥,以提高抗逆性。大蓟肉质根不耐涝,夏季高温多雨时应注意及时排水。
以上就是大蓟的栽培技术。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。